“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中国将完善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震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检察机关的应尽之责。富阳区检察院以办案为核心,认真履行各项法律监督职责,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五年来,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人、提起公诉21人。
知识产权: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的“世界知识产权日”,也是我国目前最集中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活动。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
知识产权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占有、适用、处分和收益的专有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
我国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
典型案例:
【销售假冒星巴克杯子,被判罚金22万】
刘某某未取得商标注册人星巴克公司授权、许可,在其经营负责的网店擅自销售标有星巴克注册商标的保温杯,销售金额合计人民币78万余元。销售的星巴克杯子进价30余元一个,售价在70-90元左右,因为售价低且在销售过程中还送小配件礼品,像杯套、勺子、杯垫、洗刷用具等,再扣除快递费,每个杯子能赚三、四十元。富阳区检察院依法对刘某某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富阳区法院依法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2万元。
【原价上万的奢侈品,他只卖几十?】
罗某自己经营着一家珠宝店,结识了同样从事珠宝行业的林某,得知其有一家小工厂可以仿造国际名牌商标的珠宝首饰,遂向其购买了假冒侵权的卡地亚、梵克雅宝、蒂芙尼各类名牌首饰五十余件,将这些正品价值上万的首饰以千元左右甚至几十元的价格出售,销售6万余元。罗某最终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罚金4.5万元。
【明知是假酒仍要售卖,被判罚金12万】
赵某有一家自己的酒行,其经自己品尝后发现自己销售的贵州茅台酒和五粮液与从超市购买的上述两种酒口感不同,遂知道了自己销售的酒是假冒注册商标的酒。即便如此,赵某仍是将这些假冒注册商标的酒销售了出去,销售金额合计人民币10万余元,尚有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价值12万余元。赵某最终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2万元。
检察官说法:
一个名牌商标的形成,凝结着无数产品研发者的心血,更是历经时间的洗礼才被人们认可、熟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者,只需简单的复制,就可以获取这不应属于他的高额利益,这样的行为不加以严惩,将使售假者更加猖狂,原创者寒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培育创新的土壤,让创作的激情涌流。
富阳区检察院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特别是恶意侵权、反复侵权犯罪,重点查办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通过抗诉、检察建议、支持起诉、督促履行职责等多种监督方式对知识产权纠纷类案件加强法律监督,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